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改善百姓居住環境、順應群眾關切的民生工程。近日,濱海新區2023年遠年住房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開工儀式在塘沽街道北侖里社區舉行,這也標志著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做好“里子工程”
重點解決“急難愁盼”
據了解,今年新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01個,其中塘沽地區62個、漢沽地區14個、大港地區25個,共涉及樓棟1913棟,總建筑面積507.14萬平米,涉及居民74177戶,項目總投資13.11億元。項目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改造49個小區,已于2月底開工,計劃8月份完工;二期改造52個小區,計劃4月底開工,11月完工。新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改造按照“一區一策”的原則制定專項改造方案,不做“面子工程”,實施以基礎類改造為主的“里子工程”,重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問題,同時兼顧實施提升類和完善類改造。改造內容包括修復屋面防水、整修建筑外檐、加固陽臺、樓道內墻地面修復、規整樓道內線路、加裝公用照明、更換或增設樓宇門、修復圍墻、增設或更換道閘門禁、整修小區道路廣場、提升綠化等專項內容,以整體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確保群眾居住安全。
實施“一區一案”
強化居民“主人翁”地位
該負責人介紹說,為確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務,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將工程列入新區民心工程和十大重點工程之一,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統籌、條塊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按月跟蹤任務完成情況。為確保改造真正改到老百姓心坎里,改造突出強化居民“主人翁”地位,對居民、社區、街道進行“三級需求調研”,聚焦民生熱點、痛點、難點問題,靶向施策,實現“一區一案”,確保老舊小區改造真正反映民意。該負責人說,今年還在實施基礎類改造的基礎上,計劃在居民配合度高、改造基礎條件較好、可整合利用空間較多的小區開展示范試點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整個片區統籌改造,加強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推動打造高品質居住社區。
積極創新
構建濱城城市經營管理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開始濱海新區探索先行,創新將特許經營模式與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于2021年12月完成社會資本招標與特許經營協議簽訂工作。2022年隨著社會資本參與,特許經營模式平穩運行,“投、融、建、運”一體化提升改造和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在資金保障方面社會資本積極開展市場融資工作,目前已逐步完成銀行放款,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障。在資源落位方面,市政環衛一體化、園林綠化、道路停車、房屋及底商運營等各項特許經營資源逐步接管并運營產生收益,達到了“接得住、理得順、管得好”初期目標。該改造模式改變以往老小區改造中政府大包大攬,唱獨角戲的局面,搭建起政企合作共建、共管、共贏新局面,構建了老舊小區改造與長效管理并重的濱城城市經營管理的新模式。
精彩評論 共 0 條
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